来源: pplong的博客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2014年工作回顾
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大幅上调。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政策扩大到三年。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经过努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
2.2015年工作重点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政策。
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强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民族地区各类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2014年的教育发展状况,大家都是亲历者,相信会有更多的感受。下面,就2015年的工作重点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第一,对教育发展的定位
从2008年到2014年,每次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政府的各项事业中,唯有教育使用了“优先”的说法,体现了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重视。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优先”两个字不存在了。
2008年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2009年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010年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011年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2012年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2013年 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
2014年 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
2015年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的情况还是很突出的,教育均衡化程度不高,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大,这些问题依然非常突出;优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国家重点支持的“211”高校有112所,每年招生约50万人,而我国每年近千万考生参加高考,只有6%左右的考生能进入到这些学校就读;在基础教育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是迫切,择校的压力日趋紧张,以至于教育部要专门发文加大治理……
总的来看,教育发展的状况,和群众对教育的期望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又对教育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教育要起到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继续优先发展。需要在十三五规划中,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需要在教育投入中,保障教育优先的态势,需要在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中,优先关注教育。
是什么原因使得教育不需要“优先”发展的呢?或许因为攀比的心态,感到教育的投入已经占到GDP的4%,数量很大。但决策者没有想明白,保障每个人都有学上,保障每个学校都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保障各种资源的均衡分配,确实是需要资金的投入的。4%的投入,对这个泱泱大国来说,并不算多,如果这些都不能保障,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只能是一句空话。
和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在教育的定位上,坚持教育公平发展依然是主旋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在公平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守住教育公平,就给所有人带来生活的希望。在此基础上,今年更强调了教育的质量提升。
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看人才。一方面是育人,让更多的人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够担负起国家振兴、民族富强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是育才,为各种潜能的人创造宽容的环境,让他们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第二,关于教育综合改革
当下的教育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发展的状况,远远超出教育自身的预期。最为典型的事例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它所带来的社会组织结构的颠覆性改变是今天的教育还没有正确认识的。我们常说教育是社区的文化高地,当社会的发展反过来推动教育变革的时候,也就是教育自身落伍的时候。
二是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困境。为了将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呈献给学生,教育领域在教科书的内容选择上是慎之又慎,结果是近百年的先进成果很难走进学校,进入到学生学习的视野之中。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学习的都是一百多年之前的老古董,在今天的社会上已经非常落伍了。
三是教师自身面临的困境。今天的教师,大多数是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学习、成长起来的,但所面对的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教师自己依然希望维持“师道尊严”的传统,但学生并不买账,他们在互联网上所获得的信息和资源,往往比教师自己所掌握的还要多。在新的时代如何做教师,成了每一个教师都需要重新审视的一个问题。
四是学校的管理和运行模式面临挑战。学习是否需要按部就班,学生是否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出学校,课程是否一定按照既定的教材来实施,活动是否可以更加丰富多彩……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教育综合改革来完成。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到的“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是一句空话,要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通过教育综合改革,破解当下的教育难题,是最有可能的一条途径。
第三,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背后,是价值观。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有一次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策,其背后的价值判断就是学术性的大学比高职高专要高一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大批高职高专跑步进入了大学,大学入学的比例也迅速攀升。
在大学入学人数逐渐攀升的同时,带来的一个新的问题是就业难。很多学生虽然经历了四年大学的教育,但在找工作的时候缺少一技之长,没有任何的优势。很多人为了找到心仪的工作,不得不再次回炉,重新在职业培训机构接受训练。而很多职业领域,并不需要高深学历的学生,他们需要的是有实践经验和工作技能的人才。
于是,从去年开始,大学分为学术性和技术性两种类型的声音逐渐响亮,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路也逐渐清晰。希望这次不要再折腾,更希望这是一次观念更新的过程,有更多的人对这样的改革持赞同的态度。
报告中设计的话题很多,限于篇幅,就此打住。
欢迎大家畅所欲言,一起来关教育的事业,我们的未来。
,